华亭煤业集团电煤部有关人员介绍,纵观近几年电煤价格,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去年以来伴随经济逐步回暖,金融危机影响趋向衰减,工商业用电量上升等诸因素影响,电煤价格看涨不看跌。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不减,另外海运价格不断上涨,港口库存维持低位。与此同时,进口未锻造铜363万吨,同比增长70.2%。
与此同时,1~10月进口煤炭9687万吨,增长1.7倍。2008年国际油价上演了一轮典型的过山车行情之后,2009年1~2月份在低谷徘徊,最低约35美元/桶。二是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成思危指出,应该从三个层次上加以解决:一是技术层次,一定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相结合,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因此,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由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
在金融危机以后,发展新能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走向,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再依赖传统的发展模式,新能源发展肯定是其中之一。我国新能源建设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走理性、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4、高耗能行业复苏将使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私家车和农村家电普及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加大居民生活能耗。经过三年的努力,节能降耗工作成效的取得主要在工业领域,但随着节能潜力的不断挖掘,该领域的节能难度会越来越大。加之十一五以来布局新建的电力、化工项目将陆续投产,能源消耗还会持续增加,这些都将加大今后节能减排的压力。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因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最终实现节约能源推动社会发展。
二是服务业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前三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带来了有利条件。
超额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产品看,焦炭、电石、合成氨、生铁、粗钢、钢材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下降。即使不考虑2009年的进度任务,这些市在十一五的后两年万元GDP能耗年均要下降5%以上才能完成十一五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远远高于全省年均下降4.4%的平均水平。而增加值能耗较低的三产比例低于全国7.2个百分点,差距比2007年加大近10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种结构分析分品种看,煤炭的消费比重仍然过大,占陕西省全部能源消费的70%以上。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季度检查和报告制度。淘汰落后水泥1113万吨,完成计划139.1%。2008年陕西省万元GDP能耗下降5.9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92个百分点,实现万元GDP能耗1.281吨标准煤,创历年最好水平。
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高耗能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节能技改工程实施。5、各市间万元GDP能耗降幅不平衡陕西省各市的节能降耗水平发展并不平衡。
三、节能潜力分析虽然陕西省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业外行业的节能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消费总量7219.35万吨标准煤285000,占全国2.5%,比上年增长8.7%,低于当年GDP增速6.9个百分点。
(一)推进结构优化调整是节能降耗的主要抓手加快结构调整,逐步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陕西省采取制定分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奖励制度等措施。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4%,吨水泥综合能耗高17.6%,单位油气产量综合能耗高1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高12.1%,吨钢综合能耗高6.4%,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高6.4%。一、陕西省能源消费构成(一)产业消费结构分析陕西省既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二、影响节能降耗进程的因素分析(一)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利因素1、政策引导与措施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政策措施,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焦炭2153万吨,完成计划85%。
2008年,工业能源消费增长7.7%,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7%,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大实施力度,2009年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91万吨,焦化产能240万吨,电石、铁合金产能4万吨,钢铁产能25万吨。
陕西省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增加值能耗较高的第二产业。二是随着工业经济的逐步回升,高耗能行业也将逐渐走出低谷。
2、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结构调整趋势看好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陕西省高耗能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部分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停产或半停产,能源消耗总量有所下降。十一五前三年,完成节能目标进度任务60%以上的只有宝鸡、咸阳、汉中、安康四个市。
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积极引导和鼓励使用低耗环保车型,大力推广公共交通油改气工程,降低车辆能耗。要重点抓好建筑、交通领域及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占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占消费总量的12.4%,,比重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二)制约能耗下降因素分析1、重化工业结构给节能降耗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陕西省的经济结构中以资源转化为主的电力、煤化工、石油化工、有色等高能耗行业,较东部沿海地区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产品也是国内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
居民生活用能大幅度增加,同时还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房地产、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了这些行业对能源的需求,刺激了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关停小煤矿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陕西省电力、有色、煤炭、黑色、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在生产滑坡的同时,相当一批企业或被动、主动停产,或破产倒闭,而在今后两年,除国家明令关停的五小企业外,随着经济形势好转,相当一批高耗能企业将会复工生产,预期十一五后两年全省综合能源消费量将逐步回升,节能压力仍较大。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2%,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陕西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大高耗能行业中5个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32.8%的平均水平,最低的有色行业也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二)高耗能工业的节能仍有潜力可挖高耗能工业的节能是工业领域节能的重中之重。
公共机构能耗中用电、用油是重中之重,加快实施省级机关照明、空调、电梯等节能系统改造,做好示范带头作用。陕西省要加快经济发展,较长一段时期内需要以这些产业为支撑。工业一直是陕西省能耗最多的产业部门,但近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和节能降耗工作的有效推进,工业的能耗增幅回落较大且比重有所下降。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41、67.7、28和18.5个百分点。
煤炭的大量直接消费,使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增加了企业和当地政府环保投入的成本。2007年下降4.54%,降幅排全国第四位。
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超限额用电、用油的部门和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钢铁149.1万吨,完成计划50%。
有色和电力行业投资增速与国家基本持平,略低1.2和0.6个百分点。而装备制造业、医药、食品、煤炭开采等能耗较低的工业受影响较小,增速仍然较快。
© 1996 - 2019 白衣卿相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国民政府司法部大门